top of page

透過皮膚分別癌症啟示!

腫瘤伴隨皮膚病(Paraneoplastic dermatoses),是伴隨癌症出現的皮膚症狀,可在癌症形成之前、或者之後,這些皮膚症狀可能是早期診斷癌症的唯一線索,相反地,如果患者缺乏對皮膚症狀的覺察意識,臨床醫師也不熟悉皮膚症狀與內在癌症的關聯,將可能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。以下介紹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種:

惡性黑色棘皮症

黑色棘皮症,分為良性與惡性,前者佔了8成,與肥胖、胰島素阻抗、糖尿病、藥物使用等有關。惡性黑色棘皮症(Acanthosis nigricans maligna, ANM)較少見,病程是突然、嚴重、快速、大面積發展的,在摩擦部位出現對稱的黑色素沉積,包括:腋下、肘窩、乳房下、鼠蹊部、後頸部,也可能是身上其他部位。皮膚病灶呈現天鵝絨般的過度角化斑塊,常被皮膚贅瘤(Acrochordons)給包圍。平均發作年齡為40歲。 惡性黑色棘皮症和9成的腹腔癌症有關,6成與胃癌有關,7至9成和各種腺癌(Adenocarcinoma)有關,包括:乳癌、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、肺癌等。很特別的是,它隨著癌症共同進展,當癌症惡化,它也惡化。當癌症因為治療而改善,它就改善;當它出現,可能是出現了癌症的轉移。因此,惡性黑色棘皮症可以作為癌症進展與復發的追蹤指標! (編輯推薦:黑色棘皮症好發在3個位置!不理這皮膚問題可能準備糖尿病) 因此,若出現此皮膚症狀,應儘速進行腸胃道與癌症相關檢查。當癌症患者被診斷有惡性黑色棘皮症,代表癌症是侵襲性,預後是不樂觀的,平均存活時間只剩下:2年。 惡性黑色棘皮症產生的原因,可能是腫瘤細胞分泌數種細胞激素,包括:甲型轉化生長因子(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,TGF-α)、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, IGF-1)、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(Fibroblast growth factor, FGF)以及甲型黑色素細胞促素(MSH-α)。其中甲型轉化生長因子結構類似甲型表皮生長因子(Epidermal growth factor-alpha, EGF-α),可與後者在表皮的受體結合而導致角質異常增生。

匐行性迴紋狀紅斑

匐行性迴紋狀紅斑(Erythema gyratum repens, EGR),是一種全身性、多環狀、蛇狀匍匐、年輪狀、漩渦狀的紅斑,在病灶邊緣會脫皮,可以一天1公分的速度快速擴張。被診斷平均年齡為63歲。最早被發現,是一位女性出現此皮膚症狀,果然九個月後被診斷有乳癌(腺癌)。此症狀通常在腫瘤切除後數週後,會自然消退。 患者有8成會被診斷有癌症,當中3成是肺癌,其次為食道癌、乳癌,還有其他癌症。8成患者是在被診斷有癌症之前,先被診斷有匐行性迴紋狀紅斑,兩者時間差了4至9個月。 匐行性迴紋狀紅斑的原因,可能是免疫系統過度發炎,針對腫瘤抗原的抗體也攻擊了皮膚抗原,也就是自體免疫攻擊,在皮膚可發現免疫複合體、補體C3的沉積。且當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時,此類皮膚病灶也會自然消退。


勒賽爾-崔雷特氏病徵

脂漏性角化(Seborrheic keratoses),又稱老人斑,是在銀髮族群十分常見的良性皮膚病灶,呈現為丘疹、疣狀突起般、邊界明顯的色素性病灶,咖啡色、黑色、或棕褐色為主,最常見於胸部、背部,其次是四肢、臉部、腹部、脖子、腋下。 但若這些病灶的數目與面積突然增加,有時伴隨搔癢、發炎,就有可能是勒賽爾-崔雷特氏病徵(Leser-Trélat sign),最有關係的癌症是腺癌,佔了5成,3成是腸胃道癌症,最常見是胃癌,其次是大腸直腸癌,2成伴隨淋巴增生異常,也與多種癌症有關。 《刺胳針》(Lancet)來自德國埃森大學門診中心的案例報告,描述了71歲女性,身形肥胖且全身出現超過500處脂漏性角化板塊,這是在她被診斷罹患乳癌前數週快速出現的。針對這種爆發性的脂漏性角化,預防與治療潛在的癌症是最重要的。 腫瘤細胞可能分泌類似表皮生長因子的細胞激素,刺激角質細胞的生長。此類患者甲型表皮生長因子、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也是高的。 臉潮紅(Facial ushing),是相當常見且多數是良性的皮膚症狀,也可能由酒糟、更年期、過敏、藥物及其他因素導致,也包括癌症,如神經內分泌瘤、腎細胞癌、甲狀腺髓質癌、支氣管癌等。 神經內分泌瘤(Neuroendocrine tumors, NETs),起源於小腸、直腸、氣管、肺部等處的腸嗜鉻細胞(Enterochroman cell),會過度地分泌具血管活性的物質與荷爾蒙,包括血清素、物質P、前列腺素,引起臉潮紅、腹瀉、腹痛、瓣膜性心臟病等典型症狀,又稱為類癌症候群(Carcinoid syndrome)。也有非典型症狀,如臉潮紅過久、頭痛、心悸、氣管收縮等,牽涉到血清素前驅物5- 羥色胺酸(5-Hydroxytryptophan,5-HTP),以及組織胺。 乳房佩吉特氏病指的是,在乳頭與乳暈出現搔癢的、溼疹樣的紅斑,伴隨乳頭皮膚的剝落或鱗屑,可能有乳頭內陷、刺痛、燒灼感、或疼痛。病情惡化時,出現破皮、潰瘍、結痂、分泌物。乳頭皮膚切片化驗可見到佩吉特氏細胞,是惡性的、表皮內腺瘤。 乳癌患者有1%∼4%出現此皮膚病灶,而大多數的乳房佩吉特氏病患者,則都是乳癌患者。若病灶是雙側性的、侷限在乳暈而不包括乳頭,比較可能是一般性的溼疹。

報載一名36歲女性在半年前,發現左腮下方有一顆小硬塊,以為是皮下的痘痘,擦藥膏一陣子仍未消退,因為太忙就忽略了。後來該硬塊變大、變痛,求診才發現是下頷腺的腮腺癌! 這是一種相對罕見、容易復發、化療無效的惡性腫瘤,經手術切除、配合光子刀放射線療法,才控制住。她為什麼這麼倒霉呢?根據新聞描述,這位女性患者本身從事網路銷售,日夜顛倒,等於是晚上對著螢幕工作,白天睡覺。 答案可能在褪黑激素。近年研究發現:褪黑激素長期過少和癌症產生有關,夜間大量分泌的褪黑激素會被3C藍光強烈壓抑。我推測,這不幸的案例可能揭開了:電子商務「光明」時代的「陰暗」面。

癌症的皮膚轉移

皮膚突然出現突起的、纖維化增厚的結節,可能有潰瘍、或過度角化,或是發炎性的,從粉紅色、到紅色,或流血,可以是牢固的、或變硬,需要考慮是癌症的皮膚轉移。原發的腫瘤可透過淋巴、血流、腹腔或其他組織的接觸,而產生皮膚轉移病灶。 在皮膚出現轉移性的腫瘤時,最常來自肺癌、腎臟癌、卵巢癌。然而因性別而有所不同,在女性,皮膚的轉移性腫瘤最常來自乳癌(69%)、大腸癌(9%)、黑色素瘤(5%)、肺癌(4%)、卵巢癌(4%),在男性則為肺癌(24%)、大腸癌(19%)、黑色素瘤(13%)、口腔鱗狀細胞癌(12%)。大多數出現在腹壁、前胸、與頭頸部。 原發癌症發生皮膚轉移,可能已屬末期癌症,多半預後不佳。


bottom of page